康寶萊HLF由於第一季度財務數據良好,在最近一個交易日大漲了11.57%。公司第一季度EPS收錄得1.24美元,高於預計的0.87美元,營收保持平穩,達到11億美元,銷量上升1%,達到14億;其中,中國銷量上漲17%,銷售額增長5%。
中國市場
深挖公司的報告,投資者會發現,真實的情況遠沒有表麵上這麽風光,尤其是在中國的數據。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公司每位副總裁的成本,中國地區是遠高於世界其他地方。在2016年其成本基本維持在1.40元左右,但是今年第一季度卻突然下降到1.18美元。公司是如何做到將成本迅速壓縮?通過對於10Q報表的查證,可以看出,公司就是采用及其簡單的方式,那就是沒有實際進行發貨。
看似公司在中國取得很高的銷售業績,但是第一季度沒有交付的銷售訂單將會在一下季度確認。這樣投資者就會看到,銷量高漲而成本下降的錯覺。康寶萊公司經常使用這種打擦邊球的方式,並不違反會計規則,大標題,小注解。
北美市場
公司第一季度北美市場銷售額同比下降7%,而且由於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的調查,公司的銷售人員以及會員新增人數都在急速下降。通過下圖,可以看出,公司在過去三年中,第一季度會員新增人數平均在77573人,而在今年第一季度,公司新增會員則僅為18652人,下降了76%。
在銷售總監人數,本期為62253人,比前三年平均水平下降了31%,比2016年第一季度水平下降了24%。
FTC幹什麽?
康寶萊做的是營養保健品,為什麽要受到FTC的調查?
2016年7月,在FTC的文件上雖然沒有明說,康寶萊是金字塔騙局,但是其主席Edith Ramirez在新聞發布會中,也同樣說出,康寶萊也沒有被認為不是金字塔騙局。
在FTC的調查報告中發現,康寶萊公司的產品因為價格過高,市場需求不足,顯然是賣不出去的,其公司大多數分銷商都是在虧錢的,唯一獲利的方法就是通過招募下線獲取提成。
從下圖,FTC給予公司的結論來看,公司的盈利模式非常不科學,其報酬結構主要是為了激勵分銷商購買大量產品而獲得招募新分銷商的資格,從而獲得招募獎勵;過多的參與者,過量的產品供給,導致很少人能夠通過賣產品而盈利;因為正常的賣產品無法賺錢,所以就隻能通過招募新成員來獲利;購買康寶萊公司產品的行為其實是購買一個參與機會或者商業資格,而這個機會或是資格僅僅是為了招募其他成員,而不是為了銷售產品。
綜上所述
公司不太規範的盈利模式,雖然貢獻了其全球80%的收入,但是,真正的問題是,公司能否在FTC的規定下在北美市場運作,尤其是在公司北美銷售額下降7%,新增成員下降76%,銷售總監下降24%的情況,可以看出,FTC的後續影響已經開始逐漸顯現。
未來幾周,公司對於FTC的要求都要得到落實,一個公司最終還是要落實到產品的銷售中,因此,雖然看似風光一時,但底下暗流湧動,投資者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
文章作者華盛證券胖虎
來源:華盛證券⠀